問: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?和尚是什麼意思?


  答:「和尚」原來是從梵文UPADHYAYA這個字出來的,這個字到了西域被讀成「烏 」,到了漢地又讀成「和尚」,它的意思就是「師」。

和尚本是一個尊稱,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,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,亦不限於男子。

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著對一般出家男子的稱呼,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。
  問:喇嘛是什麼意思?
  答:喇嘛是藏語,它和「和尚」是一樣的意思。

這個字也被濫用了,本來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稱為喇嘛的。


  問:漢族地區習慣地稱出家的男子為「僧」,出家女子為「尼」,這是否是正確的稱呼?
  答:僧是僧伽的簡稱,它的字義就是「大眾」。

僧伽是出家佛教徒團體,至少要有4個人以上才能組成憎伽。

所以一個人不能稱僧,只能稱僧人。出家男女二眾都在僧伽之內,都能稱僧人。

把「僧」和「尼」作為男女的區別,是錯誤的。

「尼」是漢族對出家女眾的簡稱
  。還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,則是習俗的稱呼。
  問:什麼叫法師?


  答: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,要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,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。

還有較高的學位,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,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,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。

更高的是三藏法師,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,如唐代玄奘、義淨都受到這個稱號。
  問:什麼叫活佛?
  答:蒙藏佛教對修行有成就、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稱為「朱畢古」(藏語)或「呼畢勒罕」(蒙語)。

這個字的意義就是「轉世者」或叫「化身」。

「活佛」乃是漢族地區的人對他們習俗的稱呼,這可能與明朝皇帝封當時西藏地方掌政的噶舉派法王為「西天大善自在佛」和清朝皇帝給達賴的封號也沿用了這一頭銜多少有些關係,這種封號和稱號在佛教教義上都是說不通的。

其實蒙藏佛教中並沒有「活佛」這個名詞。
  問:佛教僧侶平時生活應當是怎樣的呢?


  答:根據佛的制度,一個比丘應當過著清淨而儉約的生活,嚴格遵守不殺、不盜、不淫(包括在俗家的妻子)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飲酒及非時食(過午不食)、不塗香裝飾、不自歌舞也不觀聽歌舞、不坐臥高廣床位、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,除衣、缽、剃刀、濾水囊、縫衣針等必須用品外不畜私財,不做買賣,不算命看相,不詐示神奇,不禁閉、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。

平日晝夜六時中(晨朝、日中、日沒為晝三時,初夜、中夜、後夜為夜三時)除一定時間睡眠、托缽、飲食、灑掃、挑水外,其餘時間都應當精勤地用在學修方面。
  問:請談一談僧人的衣服問題。


  答:根據佛的制度,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,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,我國俗稱為五衣,是打掃勞作時穿的。

一是7條布縫成的中衣,我國俗稱七衣,是平時穿的。

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,我國俗稱祖衣,是禮服,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。三衣總稱為袈裟。

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,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,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,而用一種雜色,即袈裟色。

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,祖衣是赤色,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。

蒙藏僧人的袈裟,大衣是黃色,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。

北方氣候寒冷,僧眾三衣不夠,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,這種常服就是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。

常服的顏色,明代皇帝曾做過規定,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,講經僧人藍色,律宗僧人黑色。

清代以後,沒有什麼官方規定。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。
  問:請談一談關於僧人剃髮的問題。
  答,根據佛制,剃髮、染衣、受戒是取得僧人資格的必要條件。

剃髮染衣的用意是為了捨棄美好裝飾,實行樸素無華的生活。

一般出家人也不留鬍鬚,但我國有一部分僧人留須,他們認為出家時應剃鬚,此後可以留。

南方國家的僧人則一律不留須。

至於受戒並不需要在頭頂上燒戒疤。除漢族外,其他民族僧人都沒有燒戒疤的規矩。
  問:漢族佛寺中常見到十八羅漢像,那是什麼人?


  答:應當是十六羅漢(羅漢即阿羅漢的簡稱,又稱十六尊者)。

據經典說,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咐,不入涅 。

公元2世紀時師子國(今斯里蘭卡)慶友尊者作的《法住記》中,更記載了十六阿羅漢的名字和他們所住的地區。

這部書由玄奘法師譯出之後,十六羅漢便普遍受到我國佛教徒的尊敬。

到五代時,繪圖雕刻日益普遍起來。

後來畫家畫成了十八羅漢,推測畫家原意可能是把《法住記》的作者慶友和譯者玄奘也畫在一起。

但後人標出羅漢名字時,誤將慶友列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,又重複了第一位阿羅漢的名字成為第十八位。

雖然宋代便已經有人指出了錯誤,但因為繪畫題讚的人有的是名書畫家和文學家,如貫休、蘇東坡、趙松雪等人,所以十八羅漢便很容易地在我國流傳開來。

  問:我國許多佛寺中有五百羅漢像,他們是什麼人?


  答:印度古代慣用「五百」、「八萬四千」等來形容眾多的意思,和我國古人用「三」或「九」來表示多數很相像。

五百比丘、五百弟子、五百阿羅漢,在佛教經典中固然是常見的,但並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數字。

可是隨著十六羅漢的崇奉,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,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羅漢堂。

後人又附會地列舉五百羅漢的名字,其實都是沒有根據的。

至於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羅漢像,許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,或者采自神話小說,以至流於怪誕,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應有的合乎戒律的威儀。
Author :趙樸初    Provenance :《新華文摘》

arrow
arrow

    o918po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