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人生是環環相扣的鏈條,那末讀書大概就會有階梯。
  這階梯的第一步,便是青年時代的讀詩。我們的讀書,似乎都是從讀詩開的頭。不僅讀,那當兒確乎自己也在寫著。梁實秋先生說: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做詩人的一段經驗。在『怨黃鶯兒作對,怪粉蝶兒成雙』的時節裡,看花謝也心涼,聽貓叫也難過,詩就會來了,如枝頭舒葉那麼自然。但是入世稍深,漸漸煎熬成一顆『煮硬了的蛋』,散文從門口進來,詩從窗口出去了。」
  緊接著讀詩之後,隨著年齡的增長,青春的熱情尚未全部落潮,就去讀散文。散文是情感性質的,需要赤忱的心去體驗感應,等到散文失卻了吸引力,記錄人間悲喜劇的小說就受到我們的青睞。
  小說讀多了,世態冷暖也經歷知曉了,光是原地打轉不行,需要一種形而上的提煉和昇華,哲學就來找我們。
  讀了哲學,人變得明快透徹,但還應保留一分稚嫩和天真,太徹底了,心靈有的空虛,人生感到孤寂,總想皈依什麼,那時忙不迭地尋覓宗教讀物了。
  一俟練達人情、洞察世事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,也就雅俗都賞、深淺不分了。
  小孩子喜歡喝糖茶,老年人愛好品苦茶。讀書大概確乎有著階梯。曾經有人指出,讀周作人先生平實沖淡的文章,需要用人生的閱歷去鋪墊。
  有人永遠讀詩。有人只讀濃得化不開的散文。有人讀讀小說就夠了。
  只有一部分人,在讀書的階梯上不斷地走下去。

Provenance :光明日報   Author :查志華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918po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