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中國東北部的瀋陽故宮,在中國現存皇室建築群中,其規模和保存狀況僅次於北京故宮。與舉世聞名的北京故宮不同的是,瀋陽故宮是滿族皇帝修建的,它所具有的獨特歷史和濃郁的民族色彩非常吸引人。

瀋陽故宮位於中國東北部遼寧省的省會瀋陽舊城的中心,它是清朝(1616-1911)最初的皇宮。它的歷史比較獨特。17世紀初,在中國東北部的遊牧民族滿族建立政權後金,後金皇帝努爾哈赤以瀋陽為都城,修建皇宮,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繼位以後,將後金改國號為“清”,並將宮殿修建完成,這就是瀋陽故宮。清朝最早的兩個皇帝皇太極和福臨都是在瀋陽故宮繼位稱帝的。後來,清進入中原推翻了明朝,成為中國新的中央集權政府,並遷都北京,清朝皇帝從此入住北京故宮。瀋陽成為清政府的陪都,瀋陽故宮則被稱為“陪都宮殿”。








5a 6a


瀋陽故宮占地6萬平方米,有70多座建築和300多間房間,它與中國傳統的皇宮建築不同的是具有濃郁的遊牧民族特色。瀋陽故宮建築群分為中、東、西三路,其中東路的佈局最具代表性。東路的主要建築是大政殿,它是清帝日常辦公和舉行大典的地方。在大政殿兩側,建了10座亭式小殿,它們兩兩相對,由北向南呈雁行分佈,這就是十王亭,十王亭是十位朝廷重臣辦公的地方。從建築上看,大政殿其實是一個亭子,不過它的體量較大,裝飾比較華麗,所以被稱為宮殿。大政殿和十王亭的建築格局,都脫胎於遊牧民族的帳殿,這十一座亭子,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。從流動、遷移的帳篷,到固定下來的亭子,這顯示了遊牧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。

瀋陽故宮裏有許多滿族的民俗講究。比如在中路建築清甯宮的正門前,有一根近7米高的木杆在當院豎立著。這根木杆被安放在一個漢白玉石座之上,頂部套著一個錫鬥。咋一看,皇宮裏豎立這樣一根木杆,顯得不倫不類,與周圍富麗堂皇的皇家宮殿很不協調,但是,這卻是一根非同尋常的木杆。這就是索倫杆,它是滿族傳統的祭天“神杆”。按照滿族的傳統,在用此神杆祭天時,還要在上面的錫鬥裏放上碎米和切碎的豬內臟,用來餵食烏鴉以示祭天。這種習俗來源於一個傳說。相傳,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早年曾被追殺,努爾哈赤實在無路可逃了,就躺在一條草溝裏聽天由命。這時突然飛來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,將努爾哈赤嚴嚴實實地遮蓋住,因此努爾哈赤逃過了追兵。後來,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做了皇帝。他為了感報烏鴉當年的救命之恩,下令滿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裏豎立木杆套錫鬥,以美味祭祀烏鴉,這便有了今人在皇宮內看到的索倫杆。

在瀋陽故宮裏,滿族文化隨處可見。比如寢宮比正殿高,這是滿族在山林中游獵時擇高而居生活習慣的延伸。不過,在清初,清朝統治者已開始吸收中原文化,所以漢族文化在瀋陽故宮裏的影響也相當明顯。比如大政殿的建築結構,就延用了宋代(960-1279)的建築模式,屬於漢族的傳統建築手法;寢宮的名稱與漢民族的命名方式相同,比如關雎宮、麟趾宮的名稱,就來自漢族的傳世經典《詩經》。

瀋陽故宮的主體部分初建於西元1625年,歷經10年建成。後來,清朝的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皇帝又加以修繕、增建,歷時150餘年,瀋陽故宮因此融會了漢、滿、蒙、回、藏等多民族建築的藝術風格。可以說,瀋陽故宮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,是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、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標誌。

【府城館SabaFish】極鮮美虱目魚丸(250g*2份/盒):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918po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