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個國王
祝你生日快樂
王子滿18歲那天,收到國王賜的禮物:一輛靈便的馬車,兩匹俊美的小馬。
王子非常喜歡這兩匹俊美的小馬,上前撫摸了,擁抱了,甚至親吻了,然後問:「這兩匹馬叫什麼名字?」
國王說:「它們一個叫天使,一個叫魔鬼。」
王子笑了,這多麼有趣!他上了車,親手揚起鞭子。
第二年,王子19歲,他從郊外駕車回來,心中一動。
「我的馬,為什麼一個叫天使,一個叫魔鬼?」
慈祥的國王柔聲回答:「孩子,你將來要做國王,你需要天使為你服務,也需要魔鬼為你服務。」
一年又過去了,現在的王子喜歡思索比較艱深的問題:「我既用魔鬼服務,又用天使服務,我自己是天使還是魔鬼?」他問內心。
第一個故事的解讀
常聽有人憤慨地說:「道德不能使你成功,也不能讓你勝利。上帝站在大奸大惡的人一邊。詭詐打敗誠實,極詭詐又打敗詭詐;殘酷打敗善良,極殘酷又打敗殘酷。」
是這樣嗎?
古人云:「無德必亡,唯德必危。」聖人法天——法大自然。從人的角度看,大自然是道德的,也是不道德的。「雷霆與雨露,一樣是天心。」謳歌大自然的人,只看到良辰美景;推崇文明的人,只看到水旱瘟疫。只有聖人,他兩面都看到了!都看到了!
盜有道,道亦有盜。成事者必有一德,也或有一惡,是吧?
第2個國王
好人不知亡國恨
從前,有位聖者率領門徒出國考察,來到某個地方。這地方本是一個國家的首都,可如今它早已滅亡了。
這聖者是研究興亡治亂的專家,他立即展開調查研究。他向一位年紀最大閱歷最深的老者請教:「貴國為什麼會滅亡?」
老者搖頭,歎息。良久,他說:「亡國的原因是,國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。」
眾弟子愕然。聖者默然。
老者慢吞吞地說:「好人沒法對付壞人。」
第二個故事的解讀
道德只宜律己,難以治人。道德的效果在於感化,但人的品流太複雜,不感無化待如何?感而不化又待如何?
壞人要用壞招兒來對付(有時候),以大壞對付小壞,以假壞對付真壞。壞人也能做好事,好人卻不能做壞事,所以壞人用處大(從國君角度看)。
孔子棲棲惶惶,哪個國家都呆不下去,是因為他自己是天使。他好像始終沒發現自己的弱點。荀子旁觀者清,高聲主張:「敬小人」,他警告:不敬小人,等於玩虎。
然而,一隻麒麟,面對一群老虎,又如何去敬呢?
第3個國王
國王是人生的一個角度
天氣很好,國王決定到御花園裡走走。這是國王專用的花園,照例不許有閒雜人等在內,可是國王看見前面攔路跪著一個人。他似乎跪在那裡很久了,侍衛卻裝作沒有看見。
國王問左右:「那個人跪在那裡幹什麼?喚他過來。」
那人本來就匍匐在地,聽到命令,兩掌兩膝爬了過來,連連叩頭:「小人受人陷害,求萬歲爺救命。」
「你是幹什麼的?」國王問。
「20年來,小人一直給萬歲爺趕車。」
「你抬起頭來——咦?我從沒見過你?」
侍衛聽到這話,露出兇惡面目,喝一聲:「你還不快滾!」
那人慌忙逃奔。國王注視那人的背影,若有所思。他命令:「回來!」
國王對左右說:「他的確是我的車伕,我看到他的背才想起來。」
第3個故事的解讀
國王的車伕究竟有什麼冤屈,我們並不關心,我們要談的是他的背,國王只認得他的背。
古時候馬車御者在前,乘者在後,乘者抬眼只見御者的背。乘者既是國王,御者根本不可能回頭看車內,這時,他的背遠比他的臉重要。在我們想像中,他一定非常注重衣服後領和頭髮的整潔,褲子也不會褪色,至於他臉上有沒有污跡,是否每天刷牙,倒不重要。
你見過剛剛鑄成的銅像沒有?這時銅像放置在平地上,頭部特別大,孔子或拿破侖都像個傻瓜。銅像根本不是放在地面上由我們平視的,它是放在高高的基座上供人瞻仰的,那時,由於視角的關係,銅像的頭部將依比例縮小,所以頭部不能依人體正常的比例塑制,必須放大以補足人們視覺上的誤差,至於你平視時有什麼感覺,那就顧不上了。
現在可以談談國王用人。國王必須用有才幹的人,但是世界上沒有完人,「勇者必狠,智者必詐,謀者必忍。」國王只看見勇者的勇,看不見勇者的狠;智者只讓國王看見他的智,不讓國王看見他的詐。
國王知不知道他們的狠、忍、詐呢?國王當然知道,除非他是低能弱智的昏君。但是,他也知道那個著名的故事,為了消滅鼠患而養貓,貓吃掉了老鼠也吃掉了小雞。
這樣一看,國王也不過是一個角度——一個背影。
Author :鼎鈞
熱門網購
- Mar 29 Thu 2018 00:33
成人世界的童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